中國近現代史

國共合作

1924年至1927年,一場以推翻帝國主義在華勢力和北洋軍閥為目標的革命運動,似滾滾洪流席卷中國大地,人們通常把它稱為「大革命」或「國民革命」。 這時的各種革命力量,遠不如統治著中國的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強大。黨認識到結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的重要性,決定采取積極步驟去聯合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國民黨。  正在這時,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於1923年1月根據馬林的提議作出的關於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關系的決議傳到中國,對促進國共合作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此時的國民黨大體上是代表民族資產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的政黨。它在幾經挫折後,沒有多少實力,而且成分復雜,組織松散。但它有幾個不容忽視的優勢:一是它的領袖孫中山在人們心目中是中華民國的締造者,他所領導的國民黨在社會上是有威信的。二是在中國南方建起了一塊能夠容納各種革命力量進行活動的根據地,擁有一支數萬人的軍隊。三是孫中山在經歷多次挫折後,深感其領導的革命必須改弦易轍,真誠地歡迎共產黨員同他合作,歡迎蘇聯援助中國革命。因此,中國共產黨在準備建立統一戰線時,首先同國民黨合作是經過慎重選擇的。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共產黨於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廣州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出席大會的代表30多人,代表黨員420人。大會正確地估計了孫中山和國民黨的革命立場,決定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實現國共合作。三大還明確規定,在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時,黨必須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三大選出新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中央執行委員會選舉陳獨秀、蔡和森、譚平山、毛澤東、羅章龍組成中央局,選舉陳獨秀為委員長。
 三大以後,國共合作的步伐大大加快。1923年10月初,應孫中山的邀請,蘇聯代表鮑羅廷到達廣州,不久被聘為政治顧問。國民黨的改組很快進入實行階段。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由孫中山主持在廣州舉行。出席開幕式的代表165人中,有共產黨員20多人。李大釗被孫中山指定為大會主席團成員。
大會通過的宣言,對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作出新的解釋。民族主義突出反對帝國主義的內容;民權主義強調民主應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義則以「平均地權」、「節製資本」為兩大原則。這個新三民主義的政綱同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階段的綱領是基本一致的,因而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  國民黨一大在事實上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大會選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
共產黨員李大釗、譚平山、毛澤東、林伯渠、瞿秋白等十人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或候補委員,約占總數的四分之一。雖然國民黨內部情況相當復雜,但它已開始成為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聯盟。  國民黨一大的成功,標誌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這次合作實現後,以廣州為中心,匯集全國的革命力量,很快開創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新局面。
 國共合作的實現,促進了工農運動的恢復和發展。

推薦內容

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