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史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歷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製帝製、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狹義的辛亥革命指自1911年10月10日(農歷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後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廣義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紀末(有的學者認為從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算起,有說從1894年興中會成立開始)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統治在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
孫中山在領導革命過程中,從第一次響亮喊出「振興中華」的口號,到提出以建立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為目標的政治綱領,再到樹立起民族、民權和民生的「三民主義」大旗,於1911年10月發動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統治,建立了共和國。雖然革命果實很快就被北洋軍閥袁世凱所竊取,但辛亥革命確立的民主共和理念卻在中國大地上紮根,深刻喚醒了中國人民的民主共和精神,蕩滌了封建專製主義觀念,對共和國的追求自此深入人心,在中國歷史上進行了一次人們思想的大解放,鼓舞和激勵著後來更多的中國人邁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步伐。
辛亥革命作為二十世紀中國第一次歷史性巨變,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救國救民、探索革命,凝聚著當時一切進步分子對可能實現民族自強獨立社會思潮的追求,無政府主義、實用主義、工讀主義、基爾特社會主義等各種社會思潮湧入中國、粉墨登場。正是在人們對進步潮流的積極追求中,對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真理和道路探索中,馬克思主義開始通過不同途徑傳入中國,特別是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一部分先進的中國人堅定地選擇馬克思主義、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進程中,誕生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形成了「領導中國人民前進的堅強力量」。
在辛亥革命紀念日前夕,為追思先驅,我專程來到首先爆發這場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的武漢。晴川歷歷,芳草萋萋。我直奔位於武昌、背靠蛇山、面向首義廣場的辛亥革命紀念館。它占地約28畝,主體建築是一幢紅墻紅瓦的房子,人們稱之紅樓。紅樓最初是清政府設立的湖北咨議局局址(該局系清末為預備君主立憲而在各省設置的議事咨詢的民意機構),其建築風格摹仿西方議會大廈,1910年建成。1911年10月10日,孫中山先生領導下的湖北革命黨人,成功地發動了武昌起義。第二天就在這兒組建了鄂軍都督府並發布文告,宣布建立中華民國。義聲所播,全國響應,從而一舉結束了帝製,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紅樓因此被譽為「民國之門」。
1961年,紅樓經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兩個基本陳列:一是以紅樓為載體布置《鄂軍都督府舊址復原陳列》,一是布置於西配樓的《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史跡陳列》。從格局圖中,我大致了解到軍政府成立初期的政府組織結構,這是非常簡單的政府雛形,設5個部——參謀部、軍令部、軍務部、民政部、外交部,還有黎都督起居室、總監察長室、各部稽查長室等,但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地方政府,卻改變了中國近代歷史的進程。鄂軍都督府會議廳原是咨議局議事堂。武昌起義第二天,也就是1911年10月11日湖北革命黨人和起義官兵在此集會。在主席臺左邊是黎元洪被推為都督後,軍政府發布的第一份文告。當時革命黨人請大都督在上面簽字印發,黎元洪拒不簽字,連聲說「莫害我」,最後革命黨人李翊東提筆代簽了一個「黎」字,文告才得以面世。這份布告的發布對穩定人心起了一定作用。其落款時間是黃帝紀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八月二十日。為什麽會有這種奇怪的落款?1911年是清宣統三年,但革命黨發動起義就是為了推翻清王朝,所以不會采用宣統年號紀年,加之革命黨宣稱自己是炎黃子孫,所以就從傳說中漢族人的祖先黃帝算起,到1911年正是四千六百零九年。八月二十日是陰歷,轉換成公元歷法則是10月11日。
主席臺正中布置的一面旗幟叫18星旗,是武昌起義的軍旗。18顆黃星代表山海關內18個省份的炎黃子孫,紅底是鮮血,黑色是鐵鎳價,是武器,主題和象征意義是18省的炎黃子孫團結起來,以「鐵血」即武力推翻滿清王朝的統治。在臺口右邊有一張圖片,反映的是1912年4月孫中山訪鄂期間受到湖北各界歡迎的情景。1912年4月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首先到湖北訪問。4月10日這天,他在此發表演講。外交部的設置是鄂軍都督府代行中央政府職權的重要標誌。只有一個主權國家才有外交部。在1912年元旦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前,鄂軍都督府實際上在軍事、外交等方面行使中央軍政府的職權。它通過外交部對各國發布照會,宣示革命政權的政策,以取得各國外交支持。
辛亥革命的發生,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矛盾激化和中國人民頑強鬥爭的必然結果。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製製度,建立起共和政體,結束君主專製製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

推薦內容

歷史的意義照進現實

國共合作